慈利县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作者:万军 来源:慈利县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访问量: 发布时间:2024-03-14

字号:

分享:

慈利县住建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慈利县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慈利县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以全面贯彻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我县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机关,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现将2023年我中心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一年来,单位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推进住建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抓紧抓实。一是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二是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和领导班子述职述廉述德述法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分管领导、股室(单位)和个人,形成了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三是完善了我中心学法用法制度。制定了年度学习计划,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同时,把宪法、民法典、城管系统相关法律法规列入单位有关会议专题学习,强化了法治思维在业务工作中的运用。

(二)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制审核机构和法律顾问作用。明确我中心政策法规股为法制审核机构,配优配强2名综合素质强的工作人员为法制审核人员。聘任1名律师担任我中心常年法律顾问,积极探索政府法律顾问提前介入、全程参与的法律服务新模式,基本形成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的风险防范机制。今年,单位法制人员对我中心渣土卫生监察股、收费股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在重大执法决定法审核时,由法律顾问提出合法性审核意见,充分发挥了法律顾问的作用。

(三)加强行业监管,行政执法更加规范。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依规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

(四)载体多样化,普法宣传见实效。我中心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反间谍法宣传周、"12·4宪法日"等节日为契机,广泛开展现场咨询服务、法律宣传等活动,积极营造法治的浓厚氛围,提高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了贴民意、惠民生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在单位、联系帮扶村深入开展了民法典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真正让民法典成为了指导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开展了《反间谍法》宣传活动,深入群众呼吁反奸防谍。开展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学法用法意识,普及了宪法等法律常识,在城管系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五)坚持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

1、完善平台建设,巩固治理成果。按照《慈利县2023年度重点改革任务清单》,继续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治理成果,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优化城乡环卫服务平台功能。加强环卫业务指导、站所建设和财务集中报帐管理,提供城乡环卫收费政策支持,组织环卫智慧收费系统培训学习2次,规范了乡镇环卫所管理人员任免和工资待遇。二是完善城乡垃圾收转运体系。积极推动慈利县城镇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项目,金坪一级转运站已完成主体建设和设备安装,并投入使用;金慈二级转运站项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目前正采取"整体规划、分批报地、分期建设"方式实施,相继通过省林业局林地审批、初步设计批复和施工图纸审查,取得了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许可证,正在开展工程概算和组卷报地,预计今年12月底前开工建设。三是提高全县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全县1-9月生活垃圾总量71409吨,其中:廖家湾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量52709吨,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剩余18700吨生活垃圾转运至石门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

2、构建环卫体系,实现全面覆盖。一是加强环卫服务。全县26个乡镇(街道)环卫所严格落实有组织机构、有资金投入、有保洁队伍、有基础设施、有卫生制度的"五有"措施,共聘请284名保洁员每天分上、下午两班对街道进行环卫日常清扫保洁服务,全县417个行政村已有416个村实施环卫日常服务,覆盖率达99.76%;二是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将全县所有乡镇沿省道线实施撤点并桶,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城乡全覆盖,共安装分类亭400座、摆放四分类亭挂桶1600组;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各乡镇通过健全完善《村规民约》,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积极开展"家庭清洁行动",共同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环卫保洁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无人管、无处去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四是完善基础设施。今年共投入资金503.82万元用于配套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乡镇已建成垃圾压缩站42座、二级转运站2座,配备垃圾挂桶21573个、集装箱925个、环卫生产用车163台、环卫电动保洁车14台。

3、加强精细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按照全县污染防治和城市创建工作要求,不断加强精细管理,提高环境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加强清扫保洁。严格执行清扫保洁制度,不断加大道路冲洗力度,重点加强小街小巷卫生死角清理,由我单位承接的澧水以北清扫范围达到"五无五净"、"日产日清"标准;二是强化监督考核。根据《慈利县城乡环卫一体化PPP合作协议》,对照作业标准,不断加大对运营公司的监督考核力度,共督促整改问题400余个;三是完善基础设施。维修、更换、加装零阳路、澧阳路等路段果皮箱270个,完成城区公厕升级改造,增加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完成标志牌56个,完成垃圾压缩站墙体维修和刷漆,统一格式,树立环卫形象。四是开展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制定餐厨垃圾处置方案,与城区500多个酒店餐饮、26家学校、部分企事业单位食堂签订了处置协议,整理归纳台帐资料,通过规范收运流程,确保无二次污染,助力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

4、加强环境执法,严查违法行为。一是充分利用宣传车、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电视台、红网、智慧慈利等多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环境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建设工地、渣土运输企业、走访从业者,发放宣传资料150余份;二是加强日常巡查。严格执行"白+黑""5+2"巡查制度,针对乱丢乱扔、乱泼乱倒、乱堆乱放、焚烧垃圾、损坏环卫设施、渣土运输不规范等问题,及时劝导制止,有效遏制了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行为;三是开展集中整治。于11月底联合交通、交警、等职能部门开展城区渣土专项整治行动,严查重罚渣土运输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未覆盖密闭、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等行为。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各乡镇属于2015年前配置的环卫设施存在腐蚀老化严重问题,亟需更新补充,需要采购大量环卫设备,经费来源主要靠地方财政筹措解决,导致资金缺口较大

(二)通过监督考核发现,目前由中联华宝公司负责的县城区环境卫生质量与市场化运作前相比未得到有效提升,生活垃圾清扫清运不及时、路面冲洗不到位、环卫基础设施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

(三)慈利县城镇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项目申报的中央预算内资金已基本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我们向省发改委承诺将在今年内动工建设。为确保项目尽快落地,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加强协调,及时指导和解决项目中的具体问题。

三、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

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重点,不断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加强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努力创建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境卫生保障。

2.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及时组织新进人员参加执法资格考试,做好执法人员执法证到期换证,积极参与和组织执法人员培训。